视频丨《端一勺饭》小鸟已经连续三年来访了。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地处东亚—澳大利亚和西太平洋两条候鸟航线上。森林覆盖率、植被生态质量、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第一。目前,福建省已记录野生鸟类592种,约占我国自然分布鸟类总数的40%。
前阵子,福建省林业局发布了最新的黑面琵鹭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近5年来,包括闽江口湿地在内的福建省监测到的黑脸琵鹭数量大幅增加。
福建省湿地与野生动物资源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潘芝芝从事黑面琵鹭跟踪监测工作已有10多年,近年来还参与了鸟类专项调查。他说布拉琵鹭曾经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 1988年,世界上仅存288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由于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湿地保护工作的落实,黑面琵鹭数量近十年来稳步增长,近五年增长尤为迅速。
福建省属亚热带气候。全省有天然湿地71.12万公顷,人工湿地15.98万公顷。除了湿地资源丰富外,沿海还有大小港口125个。漫长的海岸线和高蜿蜒率构成了广阔的浅水区,加之沿海和咸水养鱼场的广泛分布,为黑脸琵鹭的休息和冬眠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地。
黑脸琵鹭栖息地增加了一倍
备注能够起到嫩肤和保湿的功效。
调查结果显示,近5年来,不仅数量大幅增加,福建黑面琵鹭的越冬范围也有所扩大,从2021年的6处迅速增加到2025年的14处。这一结果背后,当地正在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潘志智:近年来,福建省开展了互花米草灭杀和海洋垃圾清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了解,福建省已完成互花米草铲除治理13.7万亩,今后将开展动态监测,实现动态清除。
此外,该地区过去五年一直在利用水产养殖。我们继续推进池塘拆除工作,建立湿地高水位水禽生境调整区,创造环境,丰富栖息地。统计友好的鸟类岛屿并种植本土植被。
记者走访闽江口湿地发现,保护区的中心是河滩。当潮水上涨时,鸟类的活动空间就被潮水占据。为此,工作人员将原来的老鱼塘改造成湿塘,在涨潮时提供休息、玩耍的空间。从去年开始,工作人员在池塘里安装了智能门,帮助不同长度和高度的鸟类。你必须找到合适的活动空间,并种植芦苇、松树、木麻黄等树木和灌木,以保持生态系统绿色和充满活力。
除黑脸琵鹭外,福建省近五年来首次记录到丹顶鹤,百日鹤、彩鹳等珍稀物种也相继出现。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也让越来越多的鸟儿从“稀客”变成“常客”,在这里停留越冬。
勺嘴鹬抵达围头湾
不断变化的冬季土地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镇围头湾也是东亚候鸟迁徙到澳大利亚的重要中途停留和越冬区。每年春秋两季候鸟迁徙时,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停留。其中就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勺嘴鹬。专家发现,这两天有四只勺嘴鹬抵达这里。
10月30日下午,记者跟随泉州市野生观鸟协会工作人员来到围头湾。退潮后,记者在泥滩上看到琵鹭鹬,其中一只脚上插着一面绿色的旗帜。经专家鉴定,这是韦头湾的老朋友勺嘴鹬“C8”。今年已是第三年连续说我已经来到围头湾了。
据观鸟专家介绍,去年这个时候,围头湾共记录到了10只勺嘴鹬。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同时观察到四起因高温造成的病例。
勺嘴鹬体型很小,身长只有14-16厘米,是鹬科的常见成员。它的嘴形状像一个小勺子,大家都称它为“带工具的稻鸟”。
去年以来,晋江省林业局专家对勺嘴鹬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如下:这表明鹬栖息地行为近年来发生了显着变化。
晋江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徐建林:勺嘴鹬从2024年9月至今年5月一直存在,说明围头湾已经从原来的“休息地”变成了稳定的“越冬地”。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泉州市勺嘴鹬种群数量稳步增加,每日记录勺嘴鹬1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