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Guangdong BAIDU Special Cement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 新闻中心 —

仿人机器人首次亮相,数万名青少年在“机器人

10月23日上午,2025宜昌世界机器人锦标赛在宜昌奥体中心开幕。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树松、通讯员杨静提供) 湖北日报讯(记者郑兰通讯员崔艳华)10月23日,“2025宜昌世界机器人锦标赛”在宜昌奥体中心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800余支参赛队伍、10000余名青少年将在为期四天的机器人比赛中展开角逐。本次大赛,我们在延续传统赛事的同时,首次增加了专题赛:“人形机器人深度应用”和“人工智能跨场景创新”,以响应全球科技前沿。 控制你的机器人奔跑、战斗和克服障碍……在赛场上,机器人比拼速度、技能和灵敏度,这将成为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体验。广东队王景龙与队友尝试花园学校的805班参加了VEX VRC Encounter活动并成功“晋级”。 “这次比赛,选手在比赛前要写好程序,前15秒是程序自动运行,最后1分45秒是手动控制机器人得分。”他热情地说。 “机器人大赛需要工程、技术、编程、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四天内,选手将挑战19个大项和50多个小项,包括VEX系列赛、超级AI超轨道赛、梦想开源人形挑战赛等。”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席评委东千芳表示,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引起广泛关注。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迅速,相关能力已被纳入世界重大科学领域和技术竞赛,以选拔和培养能够满足未来需求的创新人力资源。首届梦想开源人形机器人挑战赛中,年轻选手将基于开源人形机器人硬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通过编程探索机器人技术。需要调整关节扭矩参数,自主优化机器人关节驱动、步态控制等核心模块,实现更稳定的行走、抓取等动作。 比赛还设置了“人形机器人服务场景任务”,如模拟家庭环境中的物体搬运、规划扫地路线、公共空间避障、交互式语音应答等。机器人必须在特定时间内连续完成多项任务。除了验证硬件性能之外,我们也更加关注协同的“AI识别+动作执行”能力。与传统相比与传统机器人大赛相比,本次比赛更注重“适应现实场景的人形造型”,引导年轻人关注科技对生活的真正价值。 “人工智能创新无极限”这一前沿竞赛要求参赛者设计机器人硬件解决方案并开发人工智能算法,使机器人能够通过计算机视觉识别、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等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包括农业中的农作物检验、智能交通中的车辆识别等。参赛队伍围绕宜昌主题,设计了一款具有水面碎片识别和定位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保护长江。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张峰表示,世界机器人大赛自2015年以来已举办10届,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50万名选手参赛世界各地。它被称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机器人竞赛。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迈向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赛赛制将不断演变,全年参赛总人数预计将首次突破35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